關于《上海市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》的解讀
發布時間:2019-01-17 13:42:44 瀏覽次數:次
2018年12月29日,經市政府同意,《上海市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》正式印發。
一、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
指導思想:通過改革,構建起科學規范合理的科技獎勵體系,充分調動全社會支持科技創新的積極性,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注入更大動力。
基本原則:服務上海發展、激勵自主創新、突出價值導向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。
二、重點任務
1、實行提名制
改革現行由科技人員申請報獎、推薦單位篩選推薦的方式,實行由專家學者、相關單位提名的制度,提名者負責推薦、答辯、異議答復等。
2、提高人物獎評獎周期
“科技功臣獎”、“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”由現行每兩年評審一次,調整為每年評審一次。
3、單設“科學技術普及獎”
獎勵在科普作品、科普展品、科普活動創作過程中作出重大創新的個人、組織,體現對科普工作的重視和倡導。
4、建立定標定額的評審制度
針對不同獎種,分類制定評價指標體系,提名者按標準提名,評審專家按標準評審。根據本市科研投入產出、科技發展水平等實際狀況,進一步優化獎勵結構。
5、提升國際化程度
邀請高層次外籍專家參與提名和評審。把對本市科技創新作出貢獻的外籍科技工作者,納入授獎范圍。
6、優化獎勵委員會的組成,建立專家評審委員會
獎勵委員會負責獎勵工作的指導和管理,審定市科學技術獎獲獎個人和組織。專家評審委員會負責具體的評審工作,向獎勵委員會提出授獎建議。明晰專家評審委員會和政府部門的職責分工,充分發揮專家獨立評審的作用。
7、增強公開透明度
以公開為常態、不公開為例外。對候選項目及其提名者實行全程公示,接受社會各界監督。
8、健全誠信制度
實行誠信承諾機制,為各類參與主體建立科技獎勵誠信檔案。對學術不端行為,實行一票否決和“零容忍”。
9、提高獎金標準
通過此次科技獎勵制度改革,提高本市科技功臣獎、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獎勵標準,同步提高項目獎特等獎、一等獎、二等獎、三等獎的獎勵標準,有利于進一步增強獲獎科技人員的榮譽感和使命感,切實發揮科技獎勵的激勵、示范、引領作用。
10、鼓勵社會力量設獎
鼓勵學術團體、行業協會、企業、基金會及個人等各種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,鼓勵民間資金支持科技獎勵活動。